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人才 > 人物风采

倾情焊接勤耕耘 立足岗位育英才——访2021年内蒙古最美科技工作者王文山

来源:包头市科协 发布日期:2021-08-25 点击量: 2
字体:[    ]
分享到:
打印本页
 在包头职业技术学院,有这样一位老师,他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攻坚克难的焊接到一丝不苟的教学,他始终以知难而进的心态坚守在热爱的岗位上,他就是包头职业技术学院焊接专业指导教师王文山。

作为焊接高级技师,王文山曾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技术能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等荣誉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突出贡献奖、“草原英才”团队奖、全国第六届黄炎培职业教育奖杰出教师奖、自治区第十一批“草原英才”、包头市“德教双优”教师、包头市政府质量奖。2021年,他被评为内蒙古最美科技工作者。

一项项荣誉的背后,彰显了王文山坚定不移、潜心科研的奋斗精神。

钻研教学 德技双修

王文山原为内蒙古一机集团焊接技术骨干,多次在国家焊接操作技能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2010年,他作为高技能人才被引入包头职业技术学院,担任焊接技术实训基地主任、焊接专业指导教师。他热衷于焊接专业,更热爱教师职业,为保证学生实训和员工培训效果,他时刻注意提升自身技术水平和教学能力,毫无保留地传授自己多年来积累的焊接操作技巧、绝活绝技,获得国家级黄炎培职业教育杰出教师奖。

王文山深知学生要掌握好一门技术必须要融会贯通,因此他埋头研究焊接技术与教学的融合,开发了焊接实训项目30余项,独创了“五步教学法”与“五度操作法”,大幅提升了实训效果和教学质量,培养的焊接专业学生多次在焊工职业技能竞赛中取得不菲的成绩,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了用人单位的高度认可。

深入企业 技术攻关

“创新为民、科技报国”是科技工作者的初心和使命。王文山在焊接专业上深入研究并面向周边企业,积极开展技术攻关与技术帮助。先后为神华神东煤炭集团设备维修中心、包头北方创业公司等企业开展技术服务,承担企业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的重任,为公司创造经济效益、提升生产效率做出了突出贡献,起到了以点带线、以线带面的能动效应。

科学技术要发展就要敢于创新。近年来,他累计完成6项技术攻关,为企业节约资金7800余万元。其中,他主持完成的链轮环修复项目,有效改善了修复区的组织结构和尺寸精度,显著提高了耐磨效果和啮合性能,大幅度提升了设备的使用性能。项目自开展以来,已累计为企业节约资金3700余万元,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填补了此类矿山设备修复领域的空白,实现了生产技术攻关、新技术应用以及新项目、新产品的开发与技能人才培养的有机结合。

立足岗位 孵化人才

王文山立足岗位,不断总结焊接生产特色操作技法,为企业量身培养高技能骨干人才,创建了焊接机器人操作技术、特种材料焊接技术等“菜单式”培训,开发了高级焊工、高级技师等不同层次职业资格培训模块化课程体系。近两年,他先后为内蒙古一机集团、包头北方股份、神华集团等企业培训高技能骨干人才300余人次,带出了多名自治区劳动模范、北疆工匠等高技能人才,被企业领导亲切地称为“复制劳模和工匠的人”,提升了区域高素质技术人才技能培养水平。

王文山以其精湛的焊接技艺和高超的教学能力,为包头及周边装备制造业孵化出一批又一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解决一个又一个“难啃”的技术难题。多年来,他精进不休,以身作则,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科学家精神的真谛和牢记科技报国为民的初心。(包头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