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人才 > 人物风采

内蒙古“最美科技工作者”——石继海

来源:包头市科学技术协会 发布日期:2022-08-29 点击量: 2
字体:[    ]
分享到:
打印本页

石继海 中共党员


学历: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皮肤病研究所 博士


职务: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党委书记、包头市皮肤性病学科带头人、包医一附院皮肤性病科专家


内外兼修,仁心仁术好医生


石继海同志于1998年至2003年,5年期间在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皮肤病研究所完成皮肤病与性病学专业的硕博连读,毕业后在临床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始终秉持着严谨负责的行医态度,并且不断地在学习,期间先后2次前往德国进修病理学。具有过高过硬的专业素养。


从医30载,几十年如一日,做好管理工作的同时,从不懈怠业务工作,一直坚持每周2次专家门诊,每年接诊人数约2000余人次;坚持业务查房,并负责科室皮肤病理报告检查审核;工作认真负责,医疗技术精湛,精益求精,业务水平在包头及周边地区有很强的影响力,慕名就诊患者众多,每年成功诊治上千例皮肤科疑难、危重病症患者,并得到区内同行公认及广大患者的赞誉。



干一行爱一行,择一业终一生,他最常说的话就是:“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皮肤病病种多、易误诊。遇到年纪大的患者,总是俯头倾听,耐心讲解,诊疗结束常常收到患者竖的大拇指;遇到小朋友,总是笑脸相迎,亲和问诊;遇到焦虑的患者,总是耐心关切,认真开导。


心有大我,责任使命好党员


石继海同志作为中共党员,始终牢记自己的使命和责任,工作以来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卫生工作路线、方针、政策,遵纪守法,学风正派,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不断的为推动医疗事业发展而奋斗。


任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党委书记以来:在医院推进预约诊疗制度,减少人员聚集及流动;通畅“双向转诊”工作;扩展远程医疗制度;推广临床路径管理制度;实施处方点评制度;强化医患沟通制度;坚持出院回访制度;以病人为中心,推广多学科诊疗模式;以危急重诊为重点,创新急诊急救服务;以医联体为载体,提供连续医疗服务;以“互联网+” 为手段,建设智慧医院;以社会新需求为导向,延伸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加强医院护理信息化建设,为患者提供安全高效的就医环境;以后勤服务为突破,全面提升患者满意度;发挥中蒙医特色优势等。


无私奉献,疫情下的坚守


甘于奉献,勇于拼搏。2020年新冠疫情发生以来,石继海同志坚决贯彻落实上级党委、行政及包头市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的部署要求,迅速启动应急预案,作为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的一员,坚守岗位,靠前指挥,统筹协调各项疫情防控工作。带领医务工作者们不畏艰险以饱满热情投入到疫情的防控阻击战中。彻夜开会、数天驻守医院不归家一度成为常态,但他不怕苦不怕累,牢记党员冲锋在前。时刻学习并落实上级新的疫情指令,并不断地鼓舞一线的疫情工作者。


石继海同志关切疫情走向,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在包头市政协的协商建议中发言:要加强应急救治物资储备,建立应急救治物资储备库,建立与医疗医药企业生产对接制度,加强标准化ICU建设,积极探索5G智能医疗应用,储备应急临时医疗救治中心。建设高标准的传染病院(科),按我市目前常住人口基数及远期城市规划人口规模,建设具备负压隔离条件的传染病防治中心。改革用人和激励制度,加大培养高层次学科带头人力度,解决好现有人才的待遇问题,对于此次主动请缨援鄂人员与在我市抗击疫情中表现突出的非在编医护人员,优先解决他们的待遇和编制问题。


走“大专科,强综合”之路,传染病院要以传染病专科治疗为主线,配备一定的综合性科室,提升综合能力。提升实验室检验检测能力,加强实验室检测网络建设,打造新发突发传染病基础与临床研究大平台,全面开展检测、诊断、治疗等研究。


2022年2月17日,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在新冠病毒自愿核酸检测中发现1例阳性就诊患者。石继海同志第一时间组织疫情防控工作会议,启动应急预案,及时按照流程上报,规范处理阳性患者,同时对在院的全体职工、门诊急诊患者、住院患者、陪护、保安保洁以及进修实习人员进行全员核酸检测,并提供餐食等后勤保障服务。医院实时采样及检测核酸标本5400余人次。连夜对诊疗环境进行消杀,2月18日8时恢复门诊急诊正常诊疗秩序。


石继海同志不仅对时刻关注医院内的疫情动向,而且还定期实地查看学生公寓、食堂、教室及临时隔离室等布局设置情况,深入了解了班主任值班执勤、防控物资储备、疫情期间师生生活轨迹摸排、复课后师生入校流程、应急处置等工作的安排落实情况。


严谨好学,科研脚步不停歇


石继海同志先后获得第一批“鹿城英才”称号、两次内蒙古自治区新世纪32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三次内蒙古自治区新世纪32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包头市5521工程领军人才、包头市卫生科技突出贡献专家称号等殊荣。


从2005年开始招收研究生和进修生,目前共培养研究生13名,其中11人已顺利毕业,其课题通过包头市科委组织的专家鉴定,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同时,接受并培养周边城市和兄弟医院进修生10余名,使他们能在基层独立开展皮肤科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断、治疗,并做好少见、危重患者的转诊工作。期间主持承担了国家自然基金和内蒙古及包头市科研项目20余项,以第一主持人身份立项国自然1项、内自然3项,国家级科研立项1项,自治区级科研立项5项,横向合作基金项目5项,市级科研立项10余项,并获内蒙古自然科学奖1项,包头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市级科技进步三等奖各2项。在专业核心期刊发表文章80余篇。


作为包头市皮肤性病领先学科带头人,注重学科的发展,带领皮肤科团队打造皮肤学科品牌,培养学科骨干近十名,目前在读博士3名,在读硕士研究生4名;同时带领科室承办多次内蒙古皮肤年会、内蒙古西部皮肤年会、包头皮肤年会及沙龙会,大大推动了本地区皮肤性病学的发展。


来源: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